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时间:2017-06-13 浏览量:7208
——记我院首届桥梁模型制作比赛
(通讯员:徐荣娟)6月7日23点55分,随着我院首届桥梁模型制作比赛微信投票通道的关闭,为期三个月的比赛正式结束。此次桥梁模型制作比赛由桥梁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教研室策划并组织,共有28个班级的200多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涵盖了铁桥、路桥、测量、质检、建工等专业。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选手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材料问题、结构问题、受荷问题、比例问题、配色问题等。然而他们深知困难是一块顽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对于强者它却是垫脚石,大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发散思维,就地取材,细致思考,辛勤付出,最终解决各种难题。
选手们构思
选手们的设计图
材料选用
制作过程
成品出炉
受荷试验
最终,共有35个小组上交了作品参加初赛,经各指导老师评选和作品展示,有18个作品进入了决赛。
6月2日下午2点举行了决赛。院长郑海滨出席并担任评委,其他评委由来自桥梁工程系的张明锋、李端阳、葛缘泽、苏贤洁和杨义等老师担任。决赛包括作品展示和选手限时PPT解说两个方面的内容,各组选手阐述了本组作品的桥型设计、材料选择、制作过程以及参加本次比赛的心得体会,现场气氛热烈。
决赛现场
选手现场展示
所有选手展示完毕后,李端阳老师进行了点评。李老师从桥梁的结构构成、设计构思、受力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同学们的设计,同时希望同学们除了借鉴现有桥梁的形式之外更要有自己的设计与创新。对于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他提出力学知识是桥梁结构设计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李老师进行点评
赛后,郑院长高度评价了本次比赛。他表示,桥梁模型制作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希望我们的同学中能涌现出一批桥梁的设计大师,或者桥梁建设的大国工匠!
郑院长作现场总结
据悉,本次比赛的评分由决赛现场观众投票、现场评委打分和赛后微信投票三部分组成。这也是目前在学校各项比赛中首次引入现场观众投票和赛后微信投票环节,实现了由单一的专家评分模式向学生自评、专家评分和社会第三方评分的三维评价模式的改革试点,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中微信投票突破12000次阅读量,参加投票人数多达11674人,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通过对三维评分进行加权平均,最后比赛结果如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美丽的桥院,搭载着我们可爱的大桥接班人,将朝着我们伟大的桥梁梦想扬帆启航!
下一篇:工程造价专业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东荆街马影河大道66号
信箱:qlxyedu@163.com 电话:027-84850209 84280209
信访电话:027-84280191 84280192
实习监督员:王老师
实习监督咨询电话:027-84280249
实习监督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2:00 14:00-16:0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