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politicalBuild

【党建成果展示】第七党支部——“红色引擎”蓄力赋能“五高”建设

来源:第七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6-19  浏览量:225

通讯员:杨义)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党委深化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主题活动,围绕招生就业、培训经营、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学校微信公众号现分享所属党支部的党建成果案例,展现学校党员干部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案例背景

湖北省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以学校专业(群)建设为龙头,统筹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等关键要素改革,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职教力量。

中国中铁正大力实施桥梁建造技术“数智升级工程”,大力发展桥梁施工数字化集成系统,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和现场管控智能化,打造智能建造产业生态,为现代化桥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第七党支部创新“红色引擎”蓄力赋能“五高”建设方法,坚持党建引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党建为核心,以思政育人为根本,汇聚桥梁工程学院教师合力淬匠心、育匠人,大力弘扬开路先锋精神,砥砺前行,突出桥院特色,深化五金建设,在育人高度、育人力度、育人深度、育人温度上持续耕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做法

“党建+高水平专业”,筑牢“信念之桥”,锚定发展航向。第七党支部党员教师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将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需求作为专业发展的政治任务和首要目标。定期组织学习,引导师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确保专业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围绕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制定专业规划,优化专业布局,开设新专业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同时,学院也非常重视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发展趋势,努力拓展新时代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的内涵和外延,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桥梁专业围绕桥梁设计建造、养护维修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发展。

“党建+高水平课程”,架设“知识之桥”,深化三全育人。第七党支部遴选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党员教师担任核心课程负责人,组建“党员课程攻坚团队”。党员教师带头开发BIM技术应用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系统梳理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打造思政元素库。课内育人与课外育人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相协同,构建“岗课赛证创”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标准,开发新形态优质教材,建设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课程在线资源库,制定以思政教育为主导、多维评价并举的课程评价标准,打造高水平课程。

“党建+高水平教师”,锻造“先锋之桥”,激发队伍活力。第七党支部选优配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合一的支部书记,确保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搭建三级研学平台,班子带头,书记领讲,全员共享。借助线上平台,施行“党员出题答题、全员学懂弄通”实践活动,突出理论学,实践学,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吸收优秀教师进入党员队伍,目前学院党员教师20名。在科研项目申报、重大工程咨询、教学竞赛中,党员骨干主动分享经验,手把手指导,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将师德师风作为党员评议、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首要标准。建成桥梁工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BIM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围绕论文发表、横向项目开发、高质量课题研究、师生赛项、企业实践等逐步推进。

 

“党建+高水平基地”,贯通“实践之桥”,链接产业前沿。第七党支部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命运共同体。与中铁大桥局先进基层党组织共同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将基地作为“移动的思政课堂”,邀请企业劳模党员、技术能手担任校外导师联合授课。整合校内资源,致力打造集群化、数智化、绿色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丰富实训基地内涵,研制实训课程标准,优化实训项目,突出技能引领,围绕“思政+专业+数智”的实习实训方向,构建“学练一体、学赛一体、赛训一体”的创新性实习实训整体解决方案。

“党建+高质量育人”,铺就“未来之桥”,培育时代新人。第七党支部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共建为抓手、以机制为保障”四维育人体系。建成“一馆一长廊一基地”,汇编《“工匠精神”培育操作手册》,探索思政育人新典范。借助学校工匠长廊、文化长廊和大思政教育基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桥梁文化,组织社团实践,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深化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师生共同开展技术服务,畅通科教转化通道,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取得成效

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入选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目前中期验收评定为“良”;主持完成铁道桥梁隧道施工与维护专业(中职)的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工作,参与完成了铁道桥梁隧道工程技术(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工作;核心专业入选国家骨干专业;入选国家“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试点院校;入选教育部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同体成员单位。与计支宝公司开展教育部就业育人对接项目,合作培养数字化合约计量工程师。成立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课堂教学改革结硕果。与中铁大桥局等企业合作,共编教材15部,企业文化、工匠精神融入教材设计,建设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库,设计典型思政案例,融入教学。建设完成12门在线课程资源,服务企业完成4门在线课程,致力打造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完成了6门课程的双语资源开发以及“一带一路”课程标准输出。

师资队伍迸发新活力。党员教师在科研项目、各类竞赛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院教科研焕发新活力,近年来,共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20项,教师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教师参加湖北省教学能力比赛分别获得2020、2021、2023三等奖等。

 

组织党员教师组建培训攻坚团队,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与中铁大桥局合作开发湖北桥梁产业工人数字化资源库,与中铁上海工程局合作编制“五一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编写培训教材。利用暑期,开展送教上门,完成铁路监管局产业工人安全培训工作,完成了长江沿岸铁路施工安全送教上门。在高原铁路项目送教中,党员教师高明、雷博夫带头赴西藏高原,克服高原严重高反、各种极限身体不适的挑战,坚持12天完成4期高原铁路303名班组长安全培训。配合完成中铁大桥局、中铁七局等企业技能大赛。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子。铁道桥梁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金平果”2020-2024中国高职院校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位居榜首。

校企合作建成了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与武汉市束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桥梁智造BIM产业学院;与湖北交建总承包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建成了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与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传媒有限公司建成了桥梁施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党支部充分发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育人作用,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成为思政教育的外延地,近年来,桥梁工程学院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指导学生参赛获得省部级以上技能奖项27项。

第四届“品茗杯”全国高校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

湖北省结构设计大赛三等奖

2023“湖北工匠杯”BIM赛项三等奖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东荆街马影河大道66号

信箱:qlxyedu@163.com 电话:027-84850209 84280209

信访电话:027-84280191   84280192

实习监督员:王老师

实习监督咨询电话:027-84280249

实习监督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2:00 14:00-16:00

微信公众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615号

鄂ICP备06014347号-1 © COPYRIGHT 2018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版权所有